與介繁廣生小集波閒亭次和二首

卉木蒼蒼拂檻垂,詩篇誰與詠由儀。 薰風入座杯重把,細雨當階席屢移。 四面波光搖握麈,一亭野色動摛詞。 他鄉此會應難數,能使兒童擬習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卉木:(huì mù)泛指草木。
  • 蒼蒼:茂盛的樣子。
  • 拂檻:輕拂欄杆。
  • 詠由儀:歌頌《詩經·小雅》中的《由儀》篇,多表示歌頌太平之世。
  • 薰風:和暖的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
  • 握麈(zhǔ):魏晉時清談家經常執麈尾以助談興,後因稱談論爲握麈。此指以悠閒的姿態聊天。
  • 摛詞(chī cí):鋪陳辭藻。

翻譯

草木茂盛,輕拂着欄杆垂落下來,這美好的詩篇誰來吟詠如同歌唱太平之世呢。 和暖的風陣陣吹來,大家重新舉起酒杯,細雨飄灑在臺階上,筵席屢次移動位置。 亭子四面波光搖曳,讓人手持麈尾,悠閒地交談,這一處的野外景色觸動人心,使人鋪陳辭藻,想要吟詩作賦。 在他鄉這樣的聚會應當是難以數計的,它能讓孩子們把這裏比作習家池(注:習池指古代的一處著名園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波閒亭舉行的一次文人小集。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茂盛的草木、和暖的風、細雨以及波光搖曳的水面,營造出了一種清新、愜意的氛圍。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與友人們飲酒暢談、吟詩作賦,體現了文人雅士的閒情逸致。詩中還表達了在他鄉能有這樣的聚會是難得的,並且認爲這個地方的美好可以與著名的習池相媲美,表現出詩人對此次聚會的珍視和對這個地方的喜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