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牛
養牛事春耕,春去耕苦遲。
扶犁向牛嘆,我飢力已疲。
宿草交舊阡,嘉苗蔚新菑。
鋤荒豈不勤,稼事良在茲。
無食乃勞生,有營常後時。
所以驅牛行,不忍鞭樸之。
窮達諒有定,放牛安所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菑(zī):初耕的田地。
- 樸(pū):古時一種木製的杖刑工具,這裏作動詞,意爲鞭打。
翻譯
養牛是爲了春天耕種,可是春天來了,耕種卻開始得有些晚了。 我扶着犁對着牛嘆息,我飢餓且力氣已經疲憊。 去年的枯草交錯在舊田埂上,茁壯的禾苗在新耕的田地裏生長。 我難道鋤草不勤勉嗎?農業生產確實就在這裏啊。 沒有食物就要辛勞地謀生,有了營生卻常常錯過時機。 所以驅趕着牛前行,不忍心用鞭子抽打它。 窮困或顯達想必是有定數的,放牛這種事又能有什麼作爲呢。
賞析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農民春耕時的情景和內心的感受。詩中通過「我飢力已疲」「宿草交舊阡,嘉苗蔚新菑」等描寫,展現了春耕的辛勞和農民對土地的依賴。同時,「無食乃勞生,有營常後時」表達了農民爲生計奔波卻常常面臨困境的無奈。最後,「所以驅牛行,不忍鞭樸之。窮達諒有定,放牛安所爲」則體現了詩人對牛的憐憫以及對命運的一種感慨,認爲人的窮困或顯達似乎是註定的,放牛這件事也改變不了什麼。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沉,反映了農民的生活艱辛和對命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