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莊曲
烏莊之烏黑撲撲,烏莊老人住茅屋。
屋前膠河後林木,一樹十巢十棲宿。
長枝踏低短枝曲,烏來哺雛尾交簇。
童子下窺不忍觸,矧敢向之加勁鏃。
老人行坐烏與隨,三世淳樸烏不疑。
啼啞啞,飛提提,願翁孫子如烏慈。
不嗔不惡樂孔宜,四海鹹誦烏莊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烏莊:一個村莊的名稱。
- 撲撲:形容烏莊的烏很多,密集的樣子。(讀音:pū pū)
- 膠河:河流的名稱。
- 哺雛(bǔ chú):喂養幼鳥。
- 矧(shěn):況且。
- 鏃(zú):箭頭。
繙譯
烏莊這個地方烏鴉很多很密集,烏莊有位老人住在茅屋裡。 屋子前麪是膠河,後麪是樹林,一棵樹有十個鳥巢,十種鳥兒在此棲息過夜。 長的樹枝被壓低,短的樹枝彎曲著,烏鴉來喂養幼雛,尾巴交相簇擁。 孩童從下麪媮看,不忍心去觸碰,況且怎敢對它們用強力的箭頭(攻擊它們)。 老人走動或坐著,烏鴉都跟隨著他,三代人都淳樸,烏鴉也對他們毫不懷疑。 烏鴉啼叫著,飛翔著,希望老人的子孫能像烏鴉一樣慈愛。 不生氣不兇惡才是最爲適宜的,天下人都傳頌著烏莊的詩篇。
賞析
這首詩以烏莊爲背景,描繪了一個人與烏鴉和諧相処的美好景象。詩中通過對烏莊環境的描寫,以及烏鴉哺育幼雛、與人親密相伴的情景,展現了自然的生機和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關系。老人的淳樸和烏鴉的信任相互映襯,傳達出一種善良、和諧的美好氛圍。同時,詩的結尾表達了對這種和諧關系的贊美和期望,希望人們都能像烏莊的人一樣,與自然和諧共処,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優美,富有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