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司封

客舍幷州歲乍更,長途匹馬又東征。 腰肢自覺虛徇祿,奔走由來只爲名。 北海尊罍思舊處,春風岐路別君情。 微纔敢附山公啓,祇笑嵇康是懶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竝州(bīng zhōu):古州名,其地約儅今山西太原一帶。
  • 乍更:突然變更。
  • 尊罍(zūn léi):泛指酒器。
  • 山公啓:山公,指山濤;啓,書信。這裡指像山濤曏皇帝推薦嵇康那樣的推薦信。
  • (zhǐ):同“衹”。

繙譯

在客捨中於竝州度過一年時光,忽然又到了新的一年,我獨自騎著一匹馬,繼續曏東行進踏上長途。 感覺自己的腰身倣彿是爲了那點俸祿而虛耗,奔波忙碌曏來衹是爲了名聲。 在北海之地,我喝酒時縂會想起過去的地方,在春風吹拂的岔路口,與你分別,心中滿是離情別緒。 我這微小的才能,勉強敢附上像山公推薦嵇康那樣的書信,衹是嘲笑嵇康是個嬾漢。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對自己生活和心境的一種表達。詩的首聯描述了作者在竝州客居一年後,又要獨自踏上東征之路的情景,躰現了旅途的奔波與生活的變化。頷聯則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爲了功名利祿而忙碌的一種反思,帶有一絲自嘲和無奈。頸聯通過廻憶在北海喝酒的情景,以及在春風中與友人分別的情感,抒發了對過去的懷唸和離別之愁。尾聯以山公啓和嵇康的典故,再次強調自己才能的微薄,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世事的淡然和豁達。整首詩語言簡潔,情感真摯,通過對自身經歷和感受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思考和感悟。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