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蘇叔大之京

萬里朝天路,看君又北征。 壯懷元自遠,賦草迨今成。 春水孤帆渺,長天一劍橫。 江花明彩鷁,官柳變倉庚。 結伴擔簦往,逢人倒屣迎。 承家推玉樹,詣闕憶金莖。 競削三千牘,終償十五城。 陸沉憐我久,電逐喜君輕。 京國如相問,深山欲偶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萬里朝天路:指前往京城的遙遠道路。萬里,形容路途遙遠。朝天路,指向朝廷的道路。
  • 壯懷:豪壯的胸懷。
  • 賦草:詩人創作的詩賦。
  • 迨(dài):等到。
  • 彩鷁(yì):船的代稱。鷁,一種水鳥,古代常在船頭上畫鷁,以圖吉利。
  • 倉庚:黃鶯的別稱。
  • 簦(dēng):古代有柄的笠,類似現在的傘。
  • 倒屣(xǐ):急於出迎,把鞋倒穿。
  • 玉樹:比喻優秀的子弟。
  • 詣闕(yì quē):到朝廷去。
  • 金莖:用以擎承露盤的銅柱,這裏借指帝王宮闕。
  • 牘(dú):古代寫字用的木片,這裏指文章。

翻譯

你即將踏上萬裏的進京之路,又要向北遠行。你懷着遠大的抱負,詩賦到如今也已完成。春天的江水上,孤單的帆船顯得渺小,廣闊的天空下,長劍似的孤帆橫在江面。江上的花朵映照着船隻,官路旁的柳樹間傳來黃鶯的啼鳴。你與人結伴揹着傘前往,所到之處人們都熱情出迎。你出身於優秀的家族,到京城後會想起宮闕。爭相寫下衆多的文章,最終能夠換取成功。我長久地處於不得志的境地,爲你的輕易前行而欣喜。如果京城有人問起,我想要在深山中過着隱居耕作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是盧龍雲送蘇叔大去京城時所寫,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自己的感慨。詩中描繪了友人北上的情景,如「春水孤帆渺,長天一劍橫」,畫面感強烈,展現了路途的遙遠和孤寂。同時,也提到了友人的才華和抱負,「壯懷元自遠,賦草迨今成」「競削三千牘,終償十五城」,對友人的能力充滿信心。詩的後半部分,作者對比了自己的境遇,「陸沉憐我久,電逐喜君輕」,表現出一種複雜的情感。最後,「京國如相問,深山欲偶耕」則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也可能暗含着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景色、人物和情感的描寫,展現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