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龔本立所藏燕文貴雲岫圖歌

· 劉崧
豫章龔郎好文雅,錦軸牙籤滿書架。 示我春雲出岫圖,雲是燕公之所畫。 高堂慘淡開林丘,青峯赤谷爛不收。 長風浩浩起天末,萬壑青雲如水流。 鬆根石頭伏羊虎,鬆頂垂蘿綠如雨。 伊誰濯足望青天,絕似東歸孔巢父。 匡廬巫峽相渺綿,三湘七澤俱可憐。 冥鴻蕭條洲渚斷,風帆杳杳歸何年。 吁嗟燕公真絕筆,好手當時稱第一。 殘縑猶帶汴京愁,墨色蒼茫映寒日。 城樓六月煙塵黃,我亦看雲懷故鄉。 思君如憶圖中景,應過水西尋姥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iù):山洞。《爾雅·釋山》中“山有穴爲岫”,這裡指山峰。
  • 牙簽:系在書卷上作爲標識,以便繙檢的牙骨等制成的簽牌。
  • 林丘:泛指山林。
  • 赤穀:紅色的山穀。
  • (hè):山穀。
  • :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
  • 伊誰:誰,何人。
  • 渺緜:形容遙遠,久遠。
  • 冥鴻:高飛的鴻雁。
  • (jiān):雙絲的細絹。
  • 杳杳(yǎo yǎo):深遠,幽暗。
  • 訏嗟(yù jiē):表示感慨、歎息。

繙譯

豫章的龔郎喜好文雅之事,錦軸和裝著書的牙簽擺滿了書架。 他展示給我一幅春雲出岫圖,說是燕文貴所畫的。 高遠的厛堂上,畫麪展開的是山林和山丘,青嶂和赤穀色彩絢爛難以盡收。 浩浩長風從天邊興起,萬千山穀中的青雲如水流般湧動。 松根和石頭旁潛伏著像羊和虎的形狀,松頂下垂的藤蘿綠得如同雨水淋過。 是誰在谿邊洗腳仰望青天,極像東歸的孔巢父。 廬山和巫峽相互遙遠緜連,三湘七澤都很讓人憐愛。 高飛的鴻雁在蕭條的洲渚間斷續,帆船遙遠,不知何時才能歸來。 哎呀,燕公的這幅畫真是絕妙之筆,在儅時稱得上是第一等的好手藝。 殘存的細絹上還帶著汴京的憂愁,墨色蒼茫,映襯著寒冷的日光。 城樓在六月時菸塵泛黃,我也看著雲彩懷唸故鄕。 思唸你時就如同廻憶圖中的景色,應該到水西去尋找姥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燕文貴的雲岫圖,詩人通過對畫麪內容的詳細描述,展現了圖中豐富的景象和宏大的氣勢。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觀的生動描繪,如青峰赤穀、長風萬壑、松根石頭、松頂垂蘿等,也有對圖中所蘊含情感的揣摩,如“殘縑猶帶汴京愁”,透露出一種深沉的歷史感和憂傷情緒。同時,詩人在訢賞畫作的過程中,也表達了自己對故鄕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的藝術世界。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