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湘交會處

太史南浮日,臨沅亦涉湘。 江山藉地勝,藻繪擅人長。 史述龍門隱,書窺禹穴藏。 蠻荒何所重,草木借名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uán):沅江,發源於貴州,流入湖南。
  • :湘江,湖南省最大河流。
  • 太史:史官,這裏可能指作者自己或某位文人。
  • :徒步過水,這裏指渡過湘江。
  • (jiè):憑藉,依靠。
  • 藻繪:文采,辭藻。

翻譯

當太史往南遊歷的時候,來到了臨沅這個地方,也渡過了湘江。這裏的江山憑藉着地勢的優越而顯得壯麗,人們擅長運用文采進行描繪。歷史的記載中有像龍門這樣隱匿的故事,書籍中探尋到像禹穴那樣深藏的奧祕。這片蠻荒之地所重視的是什麼呢?是借草木之名而散發的芳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沅湘交會處的所見所感。首聯點明瞭作者的行蹤,他來到了這個地方並且渡過了湘江。頷聯描述了此地江山的雄偉壯麗以及人們的文采之長。頸聯則提到了歷史的記載和書籍中的奧祕,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尾聯以「草木借名香」結尾,給人以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對這片土地的獨特感受。整首詩意境開闊,語言優美,將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相結合,展現了沅湘交會處的獨特魅力。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