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祖德八首有引

仁考紹之,守而勿失。 忠厚傳家,數世如一。 豈誤儒冠,龍章有秩。 手澤恆存,敢忘嗣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仁考(rén kǎo):對先父的敬稱。
  • (shào):繼承。
  • 儒冠:古代讀書人所戴的帽子,借指讀書人。
  • 龍章:指不凡的文采、風采。
  • :指官員的品級。
  • 手澤:先人的遺物或手跡。
  • 嗣述(sì shù):繼承並遵循。

翻譯

先父的仁愛品德被我繼承,我會堅守而不丟失。 忠厚的品德在家族中傳承,幾代人都始終如一。 怎能誤解讀書人的身份,不凡的風采讓我獲得一定的品級。 先人的遺物和教誨一直存在,我怎敢忘記去繼承和遵循。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表達了作者對先父品德的繼承和對家族傳統的堅守。詩中強調了忠厚傳家的重要性,以及作者對先父教誨的銘記和對繼承家族美德的決心。「仁考紹之,守而勿失」開篇即表明作者對先父品德的傳承態度,「忠厚傳家,數世如一」進一步強調了家族傳統的延續性。「豈誤儒冠,龍章有秩」則體現了作者對讀書人的身份和自身成就的認識,同時也暗示了讀書與品德修養的關係。最後「手澤恆存,敢忘嗣述」表達了作者對先人的懷念和對繼承家族傳統的責任感。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體現了作者對家族文化的尊重和傳承。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