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劍閣

· 盧寧
兩崖壁削勢相嶔,巴蜀重關未可侵。 地險終輸天一着,君王何用五牛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qīn):形容山勢高峻。

翻譯

兩側的山崖如牆壁般陡峭,山勢相互高聳對峙。巴蜀地區的重要關隘,難以被侵犯。此地地勢險要,但最終還是比不上上天的安排。君王又何必花費五頭牛拉的金子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劍閣地勢的險要。前兩句通過「兩崖壁削」「勢相嶔」寫出了劍閣兩側山崖的陡峭高聳,強調了其作爲巴蜀重關的難以侵犯,突出了其地勢的險峻。後兩句則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認爲即使地勢險要,也終究抵不過天命,表達了一種對命運和局勢的思考。同時,「君王何用五牛金」一句,或許暗示了某些無謂的努力或耗費是沒有意義的。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劍閣地勢和相關歷史的感慨。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