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靈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鬆

· 盧寧
平川不作河東吼,神嶽如從西土還。 已見錦衣雄虎帳,共賢彤陛犯龍顏。 銅顱獨舉寒威重,金斗高懸正氣殷。 猛獸盡潛清兔夜,妖狸無跳白狼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河東吼:「河東獅吼」(hé dōng shī hǒu),比喻悍妒的妻子對丈夫大吵大鬧。這裏指狂風怒吼。
  • 神嶽:神奇的山嶽。
  • 西土:西部邊境地區。
  • 錦衣:精美華麗的衣服,這裏指穿着錦衣的將士。
  • 虎帳:古代指將軍的營帳。
  • 彤陛:宮殿的紅色臺階。
  • 犯龍顏:冒犯皇帝的尊嚴,這裏指敢於直言進諫。
  • 銅顱:本詩中可能指代某種有威嚴的象徵物。
  • 金斗:在這裏可能象徵着正義和權威。
  • :深厚,濃郁。

翻譯

在這平坦的川地上,沒有狂風如河東獅吼般肆虐,神奇的山嶽彷彿從西部邊境歸來,帶着威嚴。已經看到穿着精美華麗衣服的將士在雄偉的營帳中,他們都是和賢良之人一起,在宮殿的紅色臺階上敢於直言進諫,冒犯龍顏的勇士。那威嚴的銅顱獨自高舉,散發着沉重的寒威,金斗高高懸掛,正氣濃郁深厚。在這清幽的兔夜,猛獸都潛藏起來,在白狼山上,妖狸也不敢肆意跳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充滿威嚴和正氣的場景。詩中通過對山川、將士、營帳、銅顱、金斗等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山河的雄偉和將士的英勇,以及正義的威嚴。詩中的意象豐富,如「平川」「神嶽」「錦衣雄虎帳」「銅顱」「金斗」等,相互映襯,使整首詩具有很強的畫面感。同時,詩中還表達了一種清平世界,邪惡被壓制的美好願景,如「猛獸盡潛」「妖狸無跳」。總體來說,這首詩意境宏大,氣勢磅礴,富有感染力。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