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酌遊宗振於蘭若公阻弗克承示對酒之作聊和其一
載酒重爲問字來,翠微一徑與誰開。
官因五斗頻移棹,客傍雙林獨上臺。
巧鳥若還呼對酌,飛花如解勸深杯。
江天夜月應同色,卻負新詩兩地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蘭若(rě):梵語「阿蘭若」的省稱,意爲寂靜處,指寺廟。
- 問字:典故名,出自《漢字·揚雄列傳》,揚雄多識古文奇字,劉棻曾向揚雄學奇字。後來稱從人受學或請教爲「問字」。這裏指拜訪請教。
- 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山。
- 移棹:划船,行船。
- 巧鳥:靈巧的鳥兒。
翻譯
帶着酒再次前來拜訪請教,那青翠山徑爲誰而開。 因爲那微薄的俸祿頻繁乘船出行,我獨自在這雙林旁的高臺上陪伴着客人。 靈巧的鳥兒如果還能呼喚我們一同對飲,飛舞的落花好像也在勸解我們多飲幾杯。 江上天空的夜月應該是同樣的顏色,只可惜我們在兩地辜負了這新詩的創作。
賞析
這首詩以帶着酒去拜訪朋友爲起點,描繪了一個清幽的場景。詩中提到因俸祿而頻繁出行,透露出一種無奈。同時,通過對巧鳥和飛花的描寫,增添了自然的趣味,表現出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不能盡情相聚的遺憾。最後以江天夜月的同色,反襯出兩地分離的現實,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相聚時光的期待。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細膩,用簡潔的語言傳達出了豐富的情感。
盧龍雲的其他作品
- 《 行役肥鄉境上小集張方伯別業同廣陵宗良弼 》 —— [ 明 ] 盧龍雲
- 《 送陳郡丞歸閩 》 —— [ 明 ] 盧龍雲
- 《 澹然亭八景有序小有鐘聲 》 —— [ 明 ] 盧龍雲
- 《 答親友贈別十九首 》 —— [ 明 ] 盧龍雲
- 《 將發邯鄲暫寓西署四首 其三 》 —— [ 明 ] 盧龍雲
- 《 劉博士以詩文見寄賦答二首 》 —— [ 明 ] 盧龍雲
- 《 新造舟成與客同泛二首 》 —— [ 明 ] 盧龍雲
- 《 一月之間惠武夷茶者三至口占三首 》 —— [ 明 ] 盧龍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