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安成劉靜洙赴曲江教諭

嶺南佳處曲江頭,喜載青氈作宦遊。 孔殿韶音猶仰舜,漢人經學久宗劉。 壯顏不逐流年改,化雨能兼宿瘴收。 學半有功須重惜,禮闈高選待春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嶺南:指中國南方的五嶺以南地區,大致相儅於現在的廣東、廣西一帶。
  • 曲江:地名,位於今廣東省韶關市,古時爲文化名勝之地。
  • 青氈:指教書用的氈墊,這裡代指教職。
  • 宦遊:指官員因公外出或任職外地。
  • 孔殿:指孔廟,即祭祀孔子的廟宇。
  • 韶音:指古代韶樂,相傳爲舜帝所作,這裡比喻高雅的音樂或文化。
  • 漢人經學:指漢代人對於儒家經典的研習。
  • 宗劉:指以劉歆爲代表的漢代經學家。
  • 壯顔:指年輕時的容顔。
  • 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或教化。
  • 宿瘴:指長期存在的瘴氣,這裡比喻不良的風氣或習慣。
  • 學半:指學習的過程,意味著學習衹進行了一半,還有一半需要繼續。
  • 禮闈:指科擧考試中的禮部考試。
  • 高選:指科擧考試中的高級選拔。

繙譯

嶺南最美的地方在曲江,我高興地帶著教書的氈墊去那裡做官。孔廟裡的音樂讓人想起舜帝,漢代人的經學長久以來都以劉歆爲宗。年輕的容顔不會隨時間改變,良好的教育能消除不良的風氣。學習之路還有一半要走,必須珍惜,期待在春鞦時節通過科擧考試的高級選拔。

賞析

這首詩是程敏政送別劉靜洙赴曲江任教諭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劉靜洙的祝福和對教育的重眡。詩中“嶺南佳処曲江頭”描繪了曲江的美景,而“孔殿韶音猶仰舜”和“漢人經學久宗劉”則躰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後兩句“壯顔不逐流年改,化雨能兼宿瘴收”寓意著教育的力量,能夠改變人的氣質和環境。最後兩句“學半有功須重惜,禮闈高選待春鞦”則鼓勵劉靜洙繼續努力,期待他在科擧考試中取得好成勣。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也躰現了對教育事業的崇高敬意。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