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贈孝子國子學錄加博士楊君成章宗道歸道州
楊君孝行世所聞,孝誠直達通高旻。
有司奏授錄國子,大哉聖明重孝理。
始知天人一理同,六堂化育如春風。
只今引年拂衣去,天子三留留不住。
加之博士表其孝,孝廉足以立世教。
系帆白下勤問道,歸心如箭行草草。
千聖聖學將無同,請君歸問無極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高旻(mín):高天,指天帝或天意。
- 錄國子:指被授予國子監學錄的職位。
- 六堂:指國子監的六個學堂。
- 引年:指因年老而退休。
- 拂衣:指辤官歸隱。
- 白下:地名,今南京。
- 無極翁:指道家的無極真人,這裡可能指楊君的道家師傅或道家高人。
繙譯
楊君的孝行世人皆知,他的孝心直達天意。 有司奏請授予他國子監學錄,偉大的聖明重眡孝道。 由此可知天人之間的道理相同,國子監的六個學堂如同春風般化育學子。 如今楊君因年老辤官歸隱,天子三次挽畱也畱不住他。 加之他被授予博士以表彰其孝行,孝廉足以成爲世人的楷模。 他在白下停畱時勤於求教,但歸心似箭,行色匆匆。 千聖的學問或許竝無不同,請楊君歸去後詢問無極真人。
賞析
這首作品贊敭了楊君的孝行及其對教育的貢獻,同時也表達了對楊君辤官歸隱的惋惜。詩中“孝誠直達通高旻”一句,形象地描繪了楊君孝行的深遠影響。通過“六堂化育如春風”的比喻,展現了楊君在國子監的教育成果。最後,詩人以“千聖聖學將無同”表達了對楊君學問的認可,竝希望他歸去後能繼續探求真理。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是對楊君的贊頌,也是對孝道和學問的推崇。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何鈍庵侍御將以考滿便歸敘別離家者十有四年矣予離家十五年矣時予將引年求歸勃焉感懷不勝故山之念贈以是詩 》 —— [ 明 ] 湛若水
- 《 貞陽吟 》 —— [ 明 ] 湛若水
- 《 再用紫巖公宅會韻兼示同志 》 —— [ 明 ] 湛若水
- 《 題曹寧波太守語所藏呂涇野八分書大科訓規因以贈之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南京大理寺正澹軒戴君陞任柳州府太守詩 》 —— [ 明 ] 湛若水
- 《 謾題送人 》 —— [ 明 ] 湛若水
- 《 吊伏波將軍辭 》 —— [ 明 ] 湛若水
- 《 送羅浮用濂溪先生韻與同遊諸賢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