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龍太守惠墨
徂徠斲碎青松骨,竹屋篝煙香馥馥。
道人曉起探牀頭,掃得玄霜二三斛。
空山鐵杵聲相鳴,日暖風和搗應熟。
忽侃滿桉走蛟龍,疑有虹光射人目。
文章太守才且賢,贈我誼重黃金錢。
開緘捧櫝髮長嘆,瑩然至寶真堪憐。
我慚無纔將奈此,鎮日臨池弄池水。
楯端草檄屬何人,醉後濡頭竟誰氏。
有時窗下試一磨,淋漓雲霧生江波。
興來枝戟老鴉手,塗抹稍類隸與科。
恨無山陰九萬紙,練裙多年不堪洗。
呼僮掃壁且題詩,苔色滿牆秋正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徂徠(cú lái):古山名,這裏指山中的松樹。
- 斲(zhuó):砍,削。
- 馥馥(fù fù):香氣濃郁。
- 玄霜:指墨。
- 桉(àn):同「案」,桌子。
- 虹光:彩虹般的光芒,比喻墨的光澤。
- 緘(jiān):封口,這裏指包裹。
- 櫝(dú):木匣,這裏指裝墨的盒子。
- 瑩然(yíng rán):光亮透明的樣子。
- 楯端(shǔn duān):筆端。
- 濡頭:指沾墨的筆。
- 隸與科:隸書和科舉考試的字體。
- 山陰:地名,這裏指山陰的紙,即上等的紙。
- 練裙:練指漂洗,裙指紙張,這裏指長時間未洗的紙張。
翻譯
徂徠山中的松樹被砍碎,竹屋裏篝火燃燒,香氣濃郁。道人清晨起來探查牀頭,掃得幾斛玄霜般的墨。空山中鐵杵相擊的聲音,日暖風和,搗墨的聲音應該已經熟透。忽然看到滿桌的墨如蛟龍般遊走,疑似有彩虹般的光芒射入人眼。文章太守才華橫溢,贈我墨重如黃金。打開包裹,捧着裝墨的盒子長嘆,這光亮透明的至寶真是令人憐愛。我自愧無才,整日臨池弄水。筆端草擬檄文的是何人,醉後沾墨的筆又是誰的呢?有時在窗下試磨一磨,淋漓的雲霧彷彿生出江波。興致來時,老鴉般的手塗抹,稍稍類似隸書和科舉的字體。遺憾的是沒有山陰的上等紙,多年未洗的練裙紙不堪使用。呼喚僮僕掃壁題詩,苔色滿牆,秋雨正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文人收到珍貴墨寶後的喜悅與自省。詩中通過對墨的製作過程和使用場景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墨的珍貴與文人的情感。同時,詩人通過自謙與對太守的讚美,表達了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墨客的風雅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