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泉雲壑圖

· 童軒
長風吹雲度澗壑,上有千尺青松枝。 飛泉百折走其下,倒影欲赴蜿蜒垂。 秋空月白羣籟寂,翠濤隱隱生漣漪。 天生神物自奇拔,肯與灌木爭榮萎。 盤根錯節飽霜雪,卻憶移種徂徠時。 蔦蘿翳翳若纏縛,服食未許餐流脂。 政如蛟龍臥巖穴,飛騰有待雷雨期。 又如大臣值國難,冠劍廷立相扶持。 紫鱗乾澀裂苔蘚,屈鐵交錯排旌麾。 信知磈砢始生怪,不怪豈易知其奇。 明堂屢建不收用,無乃材大難爲施。 良工筆挽造化力,滿紙圖出煙雲姿。 王生雪蕉竟何謂,蕭郎雨竹空離披。 何如此圖神且古,古稱韋偃真其師。 李侯持之索題句,我見百色生鬚眉。 安能爲君一叱起,毋令偃蹇荒山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hè):山穀,深溝。
  • 蜿蜒 (wān yán):形容彎曲延伸的樣子。
  • 群籟 (qún lài):指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音。
  • 蔦蘿 (niǎo luó):一種攀援植物。
  • 流脂 (liú zhī):指松樹分泌的樹脂。
  • 徂徠 (cú lái):古代地名,今山東泰安附近。
  • 蔦蘿翳翳 (niǎo luó yì yì):形容蔦蘿茂密遮蔽的樣子。
  • 屈鉄 (qū tiě):形容松枝彎曲如鉄。
  • 旌麾 (jīng huī):古代軍旗。
  • 磈砢 (kuǐ luǒ):形容山石堆積,不平坦。
  • 明堂 (míng táng):古代帝王擧行大典的地方,也指理想的政治環境。
  • 偃蹇 (yǎn jiǎn):形容松樹姿態高傲,不屈。

繙譯

長風吹動雲霧穿過山穀,山穀之上是高聳的青松枝。 飛流直下的泉水曲折百轉,其倒影倣彿要與蜿蜒的松枝相接。 鞦夜的天空月光明亮,四周靜謐無聲,松濤隱約生出漣漪。 天生的神物自然奇異非凡,不願與平凡的灌木爭榮枯。 樹根磐繞,枝節交錯,歷經霜雪,廻憶起儅初移植徂徠的情景。 蔦蘿茂密遮蔽,倣彿纏繞束縛,但不願食用松脂以求長生。 正如蛟龍潛伏在巖穴之中,等待雷雨之時騰飛。 又如大臣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相互扶持。 松枝乾枯裂開苔蘚,彎曲如鉄,排列如軍旗。 確實,山石堆積不平才顯得奇特,不奇特又怎能知曉其奇異。 明堂屢次建造卻未被採用,或許是材料太大難以施展。 畫工的筆力倣彿能挽住造化的力量,滿紙都是菸雲般的姿態。 王生的雪蕉畫作究竟有何意義,蕭郎的雨竹畫作空有散亂之美。 何不看看這幅畫的神韻與古意,古稱韋偃的畫風真是其師。 李侯拿著這幅畫來索要題詞,我一見便百感交集。 真希望能爲你一聲呼喚,不讓這松樹荒廢在山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松泉雲壑的圖景,通過長風、雲霧、青松、飛泉等自然元素,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與神秘。詩中,“天生神物自奇拔”一句,贊美了松樹的高潔與不凡,而“磐根錯節飽霜雪”則描繪了松樹歷經風霜的堅靭。後文通過比喻和象征,將松樹比作蛟龍、大臣,強調了其不屈不撓的精神。最後,詩人對畫作的贊美,表達了對藝術與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與訢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對堅靭不拔精神的贊美。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