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日與林諭德亨大商懋衡李世賢二侍講餞同年陸敘州克深考績西還聯句十首

宴罷瓊林十九春,東西南北故情新。 玉堂雅集今如昨,皁蓋清風獨勝人。 剪燭肯孤良夜賞,賡歌直遣壯懷伸。 鳳毛麟角真相許,況際風雲慶會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元日:農曆正月十五,即元宵節。
  • 林諭德亨大:人名,林諭德的字是亨大。
  • 商懋衡:人名。
  • 李世賢:人名。
  • 陸敘州克深:人名,陸克深的字是敘州。
  • 考績:考覈成績,這裏指官員的考覈。
  • 瓊林:古代科舉考試的場所,也指科舉考試。
  • 玉堂:指翰林院,也泛指高級文官的官署。
  • 雅集:文人雅士的聚會。
  • 皁蓋:黑色的車蓋,古代官員的標誌。
  • 剪燭:剪去燭花,使燭光明亮,比喻深夜交談。
  • 賡歌:繼續歌唱,引申爲繼續吟詠。
  • 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
  • 風雲慶會:比喻時勢的變遷和重要人物的聚集。

翻譯

在元宵節這一天,我與林諭德亨大、商懋衡、李世賢兩位侍講一起爲同年的陸敘州克深送行,他因考覈成績優異而西歸。我們聯句創作了十首詩。

宴會結束已有十九個春天,無論在東西南北,舊情依舊,新情又生。 在翰林院的雅集中,今日的情景彷彿昨日重現,而陸敘州克深的清廉之風獨樹一幟,勝過他人。 我們剪去燭花,不願辜負這美好的夜晚,繼續吟詠,直抒胸臆,壯志豪情得以伸展。 陸敘州克深如同鳳毛麟角般珍貴,更何況正值風雲際會之時,我們共同慶祝這一盛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元宵節與友人相聚的情景,通過回憶往昔與展望未來,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和對時勢的感慨。詩中「瓊林」、「玉堂」等詞語體現了文人雅士的身份和地位,「剪燭」、「賡歌」則展現了他們深夜暢談、吟詠的雅緻。最後以「鳳毛麟角」和「風雲慶會」作結,既讚美了友人的非凡,也寄寓了對時局的樂觀態度。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