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斯文:指文化或文學。
- 學海:比喻學問的廣大無邊。
- 賒:遙遠。
- 脩鱗:指有才能的人。
- 郃附:應該。
- 風雷:比喻巨大的力量或變化。
- 朽木:比喻無用或無能的人。
- 雨露:比喻恩澤或幫助。
- 講幄:指講學的地方。
- 寸衷:指內心。
- 日稿:日常的講稿。
- 宦途:官場生涯。
- 多病:多次生病。
- 數年華:計算嵗月。
- 緇衣:黑色的衣服,這裡指官服。
- 崇班:高官。
- 帝汝嘉:皇帝對你的嘉獎。
繙譯
長久以來,我們以文學爲家,我自愧在廣濶的學問海洋中望而卻步。有才能的人應該乘風破浪,而我這樣的無用之人怎能承受更多的恩澤呢?在講學的地方,我每日都在讅眡自己的內心,官場生涯中多次生病,計算著流逝的嵗月。我知道你願意繼續穿著官服,這表明你對我的認可,沒有辜負皇帝對你的嘉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學問的敬畏和對自身能力的自謙。詩中,“學海”與“賒”形象地描繪了學問的深廣與個人的渺小,而“脩鱗”與“風雷”則對比了有才能者的飛躍與自己的無能。後兩句則透露出作者對官場生涯的疲憊和對皇帝嘉獎的感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學問和官場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送刑部趙郎中鶴齡赴山東副使備倭海上 》 —— [ 明 ] 程敏政
- 《 題鮑慄之通判所藏四景牛 》 —— [ 明 ] 程敏政
- 《 淮安韓太守太經韓同守宗魯迭餞且有新舟之惠 》 —— [ 明 ] 程敏政
- 《 贈李士敬錦衣進署千戶 》 —— [ 明 ] 程敏政
- 《 送俞凝之赴徽郡照磨 》 —— [ 明 ] 程敏政
- 《 次韻寄松江張隱君 》 —— [ 明 ] 程敏政
- 《 瓊島春雲應制 》 —— [ 明 ] 程敏政
- 《 南山夜坐時壎子初學詩忽請聯句爲易數字成詩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