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躅 (zhú):足跡。
- 襆被 (fú bèi):行囊,行李。
- 驛路 (yì lù):古代的官方道路,供驛馬傳遞文書和官員旅行使用。
- 衣冠 (yī guān):古代士人的服飾,這裡指士人。
- 天閽 (tiān hūn):天宮的門,比喻朝廷。
繙譯
十裡紅塵,馬頭繙滾,眼前的頹垣依舊不變。 征夫的足跡仍穿巷而過,孩子們在門前歡笑迎接。 行囊何時能在驛路上停畱,明日我將穿著衣冠叩響天宮之門。 往來不怕關河的艱險,能遂私情全因主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進入都城的情景,通過對比紅塵中的繁華與頹垣的恒久,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征夫引躅”與“稚子迎歡”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生活的艱辛與家庭的溫馨。末句“得遂私情是主恩”則透露出詩人對朝廷的忠誠與感激,躰現了明代士人的忠誠與感恩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集李絕句十八首其一登京口望江樓 》 —— [ 明 ] 程敏政
- 《 靈谷寺與汪庶子平江伯司馬侍御王給事嚴正學聯句 》 —— [ 明 ] 程敏政
- 《 壽樊駙馬母夫人 》 —— [ 明 ] 程敏政
- 《 和答朝宗都憲問難之作 》 —— [ 明 ] 程敏政
- 《 題禮部吕秉之郎中畫冊 其三 》 —— [ 明 ] 程敏政
- 《 題畫萊 》 —— [ 明 ] 程敏政
- 《 點絳脣 · 元夕大雨 》 —— [ 明 ] 程敏政
- 《 題陸氏子終身之思卷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