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 童軒
荊山產奇璞,不惜屢獻之。 苟懷刖足憂,至寶橫路岐。 何如南陽臥,謳吟樑父餘。 終然致三顧,可使大名垂。
拼音

所属合集

#八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荊山:山名,相傳卞和得璞玉於此。
  • 奇璞:珍貴的玉石。
  • 刖足:古代的一種酷刑,砍去雙腳。
  • 南陽臥:指諸葛亮隱居南陽。
  • 謳吟:歌唱吟詠。
  • 梁父:山名,古代帝王封禪之地,也指諸葛亮所作的《梁父吟》。
  • 三顧:指劉備三次到草廬請諸葛亮出山。

翻譯

荊山出產珍貴的玉石,卞和多次獻給君王。 如果擔心遭受斷足的刑罰,那麼至寶就會遺失在路邊。 不如像諸葛亮那樣隱居南陽,吟唱着《梁父吟》。 最終得到劉備三次拜訪,使得大名流傳千古。

賞析

這首詩通過荊山奇璞和南陽臥龍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泊。詩中,「荊山產奇璞,不惜屢獻之」展現了卞和獻玉的執着,而「苟懷刖足憂,至寶橫路岐」則揭示了因擔憂而錯失至寶的悲劇。後兩句以諸葛亮隱居南陽、終得三顧茅廬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對隱逸高士的敬仰和對功成身退的理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價值的深刻思考。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