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往香山寺尋皚東白善世不果

湖亭高處望香山,殿閣參差紫翠間。 遙聽磬聲知不遠,未叨茶供卻空還。 名僧久結三生社,詞客聊乘半日閒。 又與山陰添故事,吟筒無惜慰離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皚東白:人名,指香山寺的僧人。
  • 善世:指僧人。
  • 不果:未能實現。
  • 參差:不齊的樣子。
  • 紫翠:指山色。
  • 磬聲:佛教法器磬發出的聲音。
  • 叨茶供:受到款待,指未能品嚐到香山寺的茶。
  • 三生社:佛教用語,指三世輪迴。
  • 詞客:詩人。
  • 吟筒:詩筒,指傳遞詩作的工具。
  • 離顏:離別的面容。

翻譯

站在湖邊的高亭上遠望香山,只見殿閣錯落有致地分佈在紫翠交映的山間。遠遠聽到磬聲,知道寺廟不遠了,但未能受到茶水的款待,只能空手而歸。名僧們早已結成了三生社,而詩人則趁此半日閒暇。這次未能成行,又爲山陰增添了一段故事,希望詩筒能傳遞詩作,安慰離別的面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慾往香山寺尋訪僧人皚東白而未能如願的情景。詩中通過「湖亭高處望香山」和「殿閣參差紫翠間」的描繪,展現了香山寺的幽遠與神祕。後兩句「遙聽磬聲知不遠,未叨茶供卻空還」則表達了詩人對未能受到寺廟款待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香山寺的嚮往和對未能成行的惋惜。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