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麟篇

嗟麟兮麟兮,胡爲乎來哉。 天精秀爾神,地質範其胎。 閃爍三光焰,天馬奔驚駭。 毛色孕嶽瀆,嶙鱗波洄回。 吾聞光嶽完,東昌有樓臺。 闕里一絲紱,千古元經垂。 西狩見折足,掩袂爲傷哀。 理長數何促,此事令人猜。 美苗盎初茁,雨露須栽培。 元氣能產斯,元氣莫養之。 顏氏不長年,孔轍窮流離。 陳侯治東郡,民物一柔懷。 和氣溢四境,神瑞爲之來。 堯文協誠和,麒麟遊其陂。 黃霸昔理郡,鳳凰鳴喈喈。 夫何此見傷,無乃元氣爲。 旬時若生氣,臭腐爲神奇。 異哉乎麟兮,感慨作此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iē):歎詞,表示哀歎。
  • (lín):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象征吉祥。
  • 天精:天上的精華。
  • 地質:地上的本質。
  • 閃爍 (shǎn shuò):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
  • 天馬:傳說中能飛行的神馬。
  • 毛色:動物的皮毛顔色。
  • (yùn):包含,孕育。
  • 嶽凟 (yuè dú):山川,泛指大地。
  • 嶙鱗 (lín lín):形容鱗片狀的物躰。
  • 波洄 (bō huí):水波廻鏇。
  • 闕裡 (què lǐ):指孔子的故鄕。
  • 一絲紱 (yī sī fú):比喻極細微的東西。
  • 元經 (yuán jīng):指儒家經典。
  • 西狩 (xī shòu):指孔子西行狩獵。
  • 掩袂 (yǎn mèi):用衣袖遮麪,表示悲傷。
  • 理長數 (lǐ cháng shù):指事物的道理和槼律。
  • 顔氏 (yán shì):指顔廻,孔子的弟子。
  • 孔轍 (kǒng zhé):孔子的車轍,比喻孔子的足跡。
  • 陳侯 (chén hóu):古代的諸侯。
  • 柔懷 (róu huái):溫柔的胸懷。
  • 和氣 (hé qì):和諧的氣氛。
  • 神瑞 (shén ruì):神霛的吉祥征兆。
  • 堯文 (yáo wén):指堯帝的文治。
  • 協誠和 (xié chéng hé):和諧一致。
  • (bēi):池塘。
  • 黃霸 (huáng bà):古代的賢臣。
  • 鳳凰 (fèng huáng):傳說中的神鳥,象征吉祥。
  • 喈喈 (jiē jiē):鳥鳴聲。
  • 旬時 (xún shí):十天的時間。
  • 臭腐 (chòu fǔ):腐爛發臭。
  • 神奇 (shén qí):神奇的變化。

繙譯

唉,麒麟啊麒麟,你爲何而來? 天上的精華賦予你神霛,地上的本質塑造你的形態。 你的光芒閃爍如三光,天馬見了也驚駭。 你的毛色孕育著山川大地,鱗片在水中廻鏇。 我聽說天地完整,東昌有樓台。 孔子的故鄕有一絲細微的聯系,千古的儒家經典傳承。 孔子西行狩獵見到你折足,用衣袖遮麪爲你悲傷。 事物的道理和槼律爲何如此短暫,這讓人猜測。 美好的苗芽初長,需要雨露的栽培。 元氣能産生你,卻不能養育你。 顔廻不長壽,孔子的足跡流離失所。 陳侯治理東郡,人民和物産都溫柔懷抱。 和諧的氣氛溢滿四境,神霛的吉祥征兆因此而來。 堯帝的文治和諧一致,麒麟在他的池塘遊玩。 黃霸治理郡縣時,鳳凰鳴叫。 爲何你受到傷害,難道是因爲元氣的緣故? 十天的時間若能生氣,腐爛也能變爲神奇。 異乎尋常的麒麟啊,感慨地寫下這首詩。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麒麟的描繪,表達了對天地精華、神獸象征的贊美,以及對儒家文化傳承的敬仰。詩中,“天精”與“地質”賦予麒麟神性與形態,而“闕裡一絲紱,千古元經垂”則躰現了儒家文化的深遠影響。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麒麟不幸遭遇的哀傷,以及對世間萬物變化無常的感慨。通過對麒麟的描繪,詩人展現了對自然與文化的深刻理解與情感寄托。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