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形下:指形體、物質層面。
- 形上:指精神、抽象層面。
- 智愚:智慧與愚昧。
- 毫釐:極小的差別。
- 彰微:顯露與隱微。
- 敬義:恭敬與正義。
- 天機:自然之理,非人力所能及。
翻譯
物質層面如影隨形,精神層面則神祕莫測。 智慧與愚昧之間,僅一線之隔,務必謹慎對待這微小的差別。 物質與精神並非一體,如何能洞察顯露與隱微? 修養之道在於恭敬與正義,這非自然之理所能及,需要人的努力。 請不要輕信我的話,只有親眼所見,才能深信不疑。
賞析
這首詩探討了物質與精神、智慧與愚昧之間的微妙關係。詩人湛若水通過對比「形下」與「形上」,強調了精神層面的神祕與不可捉摸。他指出,智慧與愚昧之間的差別雖小,卻至關重要,需要人們謹慎對待。同時,詩人認爲,要洞察事物的顯露與隱微,必須通過人的修養,特別是恭敬與正義的品質。最後,他提醒讀者不要輕信言語,而應通過親身經歷來獲得真知。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江西周節推佐調重慶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林寺丞升大理寺少卿名有孚 》 —— [ 明 ] 湛若水
- 《 寓楚雲臺贈湯民悅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自龍州至憑祥道中 》 —— [ 明 ] 湛若水
- 《 途中寄督學蔣道林與留山居羅覃宋諸子 》 —— [ 明 ] 湛若水
- 《 再和桂洲公疊杏東觀蓮韻奉答來教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九章贈別 》 —— [ 明 ] 湛若水
- 《 題吳頤山大參蠡南精舍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