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陳生遴得解還姑蘇因賀其尊府大司成葦川
才子文華二十餘,尋常亦讀五車書。秋高凌鳳折丹桂,騰空入月騎蟾蜍。
身上陸離雲錦裳,口中咳唾明月珠。拾芥歸來稱慶爵,聖途萬里期驅車。
誰留有餘不盡之積慶?學君學士早已焚金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遴(lín):選拔。
- 得解:指通過科舉考試。
- 姑蘇:蘇州的別稱。
- 大司成:古代官職名,此指陳生的父親。
- 葦川:可能是陳生父親的名字或號。
- 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問深。
- 丹桂:比喻科舉及第。
- 蟾蜍(chán chú):傳說月中的動物,此指月亮。
- 陸離:形容色彩繁雜。
- 雲錦裳:華美的衣服。
- 咳唾:比喻言談或文詞。
- 明月珠:珍貴的珠子,比喻美好的言辭。
- 拾芥:比喻容易得到。
- 慶爵:慶祝的酒。
- 聖途:指科舉之路。
- 驅車:比喻追求功名。
- 有餘不盡:指剩餘的福澤。
- 積慶:積累的福氣。
- 焚金魚:古代官員辭職時焚燒金魚符,此指放棄官職。
翻譯
才子文華二十餘,平常也讀了五車書。秋高氣爽時,如鳳凰般高飛折取丹桂,騰空進入月宮騎着蟾蜍。 身上穿着色彩斑斕的雲錦衣裳,口中說出的話語如同明亮的珍珠。輕易歸來慶祝,舉杯稱頌,期望在科舉之路上驅車前行,達到萬里之外。 誰會留下不盡的福澤?學習君子的學問,早已放棄了官職,焚燒了金魚符。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陳生的才華和學識,通過豐富的意象描繪了他科舉及第的榮耀和未來的光明前景。詩中「秋高凌鳳折丹桂」等句,以鳳凰、丹桂等象徵高潔和成功的意象,展現了陳生的非凡氣質和遠大志向。結尾提到「焚金魚」,暗示陳生已超越了世俗的功名,追求更高的學問和精神境界。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陳生未來成就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