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磯辭

石磯辭者,甘泉子贈刑曹孫世其歸華容也,世其有志於學,謝病而歸,將築石磯以卒業焉。 石磯兮盤盤,秋風起兮沱水粼粼。白雲橫江兮雁南賓,王孫歸兮春草又新。 春草新兮王孫遊,雁南翔兮白雲滿州,棄置三尺兮,歸來乎高謝縲囚。 控黃湖兮白鼎,攀衡桂兮淹留。日復日歲復歲兮,憺不知春秋。 搴長竿兮雲月爲儔,採蘋芷兮中流。撫傾筐兮誰寄,悵渺渺兮予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磯:水邊突出的巨大岩石。
  • 盤盤:曲折迴旋的樣子。
  • 沱水:指江河的支流。
  • 粼粼:形容水清澈的樣子。
  • 白雲橫江:白雲橫亙在江面上。
  • 王孫:古代對貴族子弟的通稱。
  • 春草新:春天新長出的草。
  • 三尺:指劍,古代劍長約三尺。
  • 縲囚:囚犯。
  • 控黃湖:控制或管理黃湖。
  • 白鼎:白色的鼎,古代的一種器物。
  • 衡桂:衡山的桂樹。
  • 淹留:停留,滯留。
  • (dàn):安然,平靜。
  • (qiān):拔取。
  • 長竿:長的竹竿。
  • 蘋芷:蘋草和白芷,都是水生植物。
  • 傾筐:傾斜的筐子,形容心情沉重。

翻譯

石磯曲折迴旋,秋風吹起,沱水清澈閃光。白雲橫亙在江面上,大雁向南飛去,王孫歸來,春草又重新生長。 春草新生,王孫遊歷,大雁南飛,白雲遍佈州境,拋棄了三尺長的劍,歸來吧,高聲謝絕囚犯的生活。 管理黃湖,擁有白鼎,攀登衡山的桂樹,停留不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平靜地不知道春秋。 拔取長竿,雲月爲伴,採摘蘋草和白芷於水中。撫摸着傾斜的筐子,無人可寄,惆悵地望着遠方,我心中充滿了愁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歸隱圖,通過石磯、秋風、沱水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王孫歸兮春草又新」一句,既表達了對歸隱生活的嚮往,也暗含了對新生活的期待。後文通過「棄置三尺兮,歸來乎高謝縲囚」展現了主人公放棄世俗紛擾,追求心靈自由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生活的深切向往。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