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小江僉憲進表畢還廣州四首

送子出崇文,崇文日照人。 朔風捲長陌,登高臨水濱。 河梁一抗手,孤影隨形分。 形分矚望眼,望絕繼以音。 所願崇明德,酬此百年身。 易簡理斯得,超詣在忘言。 溟鵬具大翼,九萬待風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僉憲:古代官名,指監察御史。
  • 崇文:指崇文門,北京城門之一。
  • 朔風:北風。
  • 河梁:橋樑。
  • 抗手:揮手告別。
  • 矚望眼:注視的目光。
  • 崇明德:推崇和追求高尚的道德。
  • 易簡:簡單易行。
  • 超詣:達到高超的境界。
  • 溟鵬:神話中的大鳥,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 九萬:極言其高遠。
  • 風騫:隨風高飛。

翻譯

送你離開崇文門,崇文門下陽光照耀着人們。 北風捲過長長的道路,登上高處臨近水邊。 在橋上揮手告別,孤獨的身影隨之分離。 身影分離後,我注視着你的背影,期望能繼續聽到你的消息。 願你推崇並追求高尚的道德,以此回報這一生的時光。 簡單易行的道理得以實現,達到高超境界在於忘卻言語。 溟鵬擁有巨大的翅膀,等待着風來高飛九萬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場景,通過「朔風」、「河梁」等意象渲染了離別的淒涼氛圍。詩中「矚望眼」、「崇明德」等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期望和美好祝願。結尾以「溟鵬」喻友人,寄託了對友人前程遠大的祝願,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高遠理想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