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傍 (bàng):靠近,臨近。
- 宿緣:前世的因緣。
- 昏期:古代指結婚的日期。
- 通變:靈活變通。
- 曾孫:孫子的兒子。
翻譯
前溪的另一邊是前川,我靠近柳樹尋找花朵,這是我的宿緣。 上天沒有忘記給予我恩德的地方,結婚的日期靈活變通,已經有了曾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前溪與前川之間的自然景緻中尋找心靈寄託的情景。詩中「傍柳尋花」不僅描繪了具體的行動,也隱喻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宿命的接受。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上天恩德的感激以及家庭生活的滿足,特別是「昏期通變有曾孫」一句,既顯示了作者對傳統婚期的靈活處理,也透露出對家族延續的喜悅。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恩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題竹軒卷爲約賓曹鳳朝文瑞 》 —— [ 明 ] 湛若水
- 《 南溪四景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陳靜齋中丞致仁還泰和 》 —— [ 明 ] 湛若水
- 《 代簡寄池州李古源上舍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劉安峯方伯考滿之京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登嶧山感懷 》 —— [ 明 ] 湛若水
- 《 題嘉善寺住持僧大智畫 》 —— [ 明 ] 湛若水
- 《 蕪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