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贈徐七遵誨

· 童軒
黑雲黯霮陰山北,跨馬長征殺胡賊。腰間寶劍懸吳鉤,寒光閃爍青蓮色。 一從仗劍出蕭關,幾載風塵澒洞間。鐵甲戰酣青海月,羽書飛捷白狼山。 論功自合分茅土,猶向軍前朝沐雨。可憐白首困窮荒,虎帳何人日歌舞。 滿地腥風血色腓,輪臺萬里居人稀。胡兒吹笛朝出塞,壯士橫戈夜突圍。 從戎卻念辭家久,數奇尚落他人後。一聲寒角秋風鳴,望鄉幾度頻搔首。 男兒離別何足嘆,才器如君世稀有。閫外會有推轂時,肘後黃金印如斗。 玉門胡騎去紛紛,更上燕然勒大勳。君不見匈奴多繫頸,至今猶說衛將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黯霮(àn dàn):形容天色昏暗。
  • 胡賊:指北方的敵對民族。
  • 吳鉤:古代吳地所產的彎刀,泛指寶劍。
  • 青蓮色:形容劍光清澈如青蓮。
  • 蕭關:古代關隘名,此處泛指邊關。
  • 澒洞(hòng dòng):形容戰亂連綿。
  • 鐵甲:戰士的鎧甲。
  • 羽書:傳遞軍情的文書。
  • 白狼山:地名,泛指邊疆。
  • 分茅土:古代封賞功臣的一種方式,指分封土地。
  • 輪臺:古代西域地名,此處泛指邊疆。
  • (féi):病態,此處指血色暗淡。
  • 吹笛:古代邊塞的樂器,常用於表達邊塞的孤寂與哀愁。
  • 橫戈:手持長矛。
  • 數奇(shù jī):命運不佳。
  • 寒角:軍中的號角。
  • 閫外(kǔn wài):指朝廷之外,邊疆。
  • 推轂(tuī gǔ):推舉人才。
  • 肘後黃金印:指高官的印信。
  • 玉門:古代關隘名,泛指邊疆。
  • 燕然:山名,古代邊塞的象徵。
  • 繫頸:指被俘虜。
  • 衛將軍:古代著名將領,此處用以比喻徐七遵誨。

翻譯

黑雲籠罩在陰山的北面,我跨馬出征,去殺北方的敵人。腰間的寶劍如同吳鉤,寒光閃爍,顏色清澈如青蓮。自從帶着劍離開蕭關,幾年來在戰亂中奔波。穿着鐵甲在青海的月光下戰鬥,軍情文書飛快地傳到白狼山。論功行賞,本應分封土地,卻仍在軍中冒雨前行。可憐那白髮蒼蒼,困在荒涼之地,軍帳中誰在日日歌舞?滿地血腥,輪臺一帶人煙稀少。胡人吹着笛子朝邊塞出征,壯士手持長矛夜襲敵營。離家已久,卻仍命運不佳,落後於人。寒風中號角聲響起,秋風中頻頻望向家鄉。男子漢離別何須嘆息,像你這樣的人才世間少有。在邊疆總有機會被推舉,將來必定高官厚祿。玉門關外胡騎紛紛離去,你將登上燕然山,留下偉大的功勳。你沒看見匈奴已被俘虜,至今人們還在談論衛將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邊疆戰士的英勇與孤獨,通過對戰爭場景的生動刻畫,展現了戰士的忠誠與犧牲。詩中「腰間寶劍懸吳鉤,寒光閃爍青蓮色」等句,以鮮明的意象表達了戰士的英勇與決心。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家鄉的思念與對未來的期望,體現了戰士內心的複雜情感。整首詩語言雄渾有力,情感深沉,是對邊疆戰士生活的真實寫照。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