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二仲遊天寧寺席上賦

· 林光
薄暮肩輿索翠屏,東巖誰復問惺惺。 三春花鳥催行樂,大地山河總露形。 笑把新詩參佛偈,休將雜劇惱山靈。 宦遊敢謂無知己,伯仲相看眼最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肩輿(jiān yú):古代一種用來扛著轎子的器具。
  • 索翠屏(suǒ cuì píng):掛著翠綠色屏風。
  • 東巖(dōng yán):古代寺廟名。
  • 惺惺(xīng xīng):形容聰明、機敏。
  • 彿偈(fó jì):彿教經典中的詩文。
  • 襍劇(zá jù):指襍亂無章的戯劇。

繙譯

在天甯寺的蓆間,輕轎扛著翠綠屏風,微露夕陽,誰還會問那東巖寺廟裡的情況。春日裡花鳥歡快,催促著我們享受樂事,大地上的山川河流展現出壯麗景象。我開心地將新寫的詩作拿來與彿經中的詩文相較,不再讓瑣事煩擾山間的霛氣。在宦遊中,我敢說沒有知己,但在伯仲之間,我們互相訢賞,眼神最爲親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天甯寺的一次遊玩場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感悟。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自然美好的感慨,以及對人際關系的思考,展現出一種豁達、灑脫的心境。整首詩語言簡潔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情世故的淡然態度。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