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保大司寇總制洪兩峯先生隆中謁武侯兼承致前美建議立祠之意各依韻奉答二首

· 林光
思齊前烈掃邊塵,龍臥賢豪世絕倫。 祠下一時來展拜,隆中千古託交神。 侯聲道義終扶漢,公仗天威討不臣。 卻憶縱擒多妙算,豈無靈感佑吾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少保(shào bǎo):古代官職名,位居三公之下,掌管刑獄。 大司寇(dà sī kòu):古代官職名,掌管刑獄之事。 洪兩峯(hóng liǎng fēng):指洪承疇和洪熙官,兩位明代名臣。 隆中(lóng zhōng):指諸葛亮的隆中對。 武侯(wǔ hóu):指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蜀漢丞相。 承致(chéng zhì):接受並傳達。 美建議(měi jiàn yì):美好的建議。 立祠(lì cí):建立祠堂,供奉祭祀。 依韻(yī yùn):按照韻律。 奉答(fèng dá):回答。 擒(qín):俘虜。 靈感(líng gǎn):神靈的感應。

翻譯

少保大司寇總制洪兩峯先生,隆中謁武侯,接受並傳達前人美好的建議,各按照韻律回答兩首。

思念前代英烈掃除邊疆的塵埃,龍臥的賢明豪傑世間無雙。在祠堂下,一時前來展拜,隆中千古託付於神明。武侯的聲譽與道義終將扶持漢室,公仗着天威討伐不臣。回想起當年縱橫捕獲敵人的多種妙計,豈會沒有神靈的感應庇佑我們。

賞析

這首詩是林光爲洪承疇和洪熙官所作,表達了對前人英烈的懷念和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詩中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繪,展現了當時社會的風貌和價值觀念。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神靈庇佑和感應的信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神靈力量的崇敬和依賴。整體氛圍莊重肅穆,表達了對歷史和英雄的敬仰之情。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