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黃一秀才輩雨夜浮亭小集憶鄭二

· 林鴻
香灺燈殘意萬重,與君共憶遠遊蹤。 尺書不到經春雁,樽酒相逢話夜鍾。 風動櫟枝翻暗鵲,雨深沙井響鳴蛩。 自慚淺薄誰招隱,尚掩丘樊學臥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香灺(xiāng shì):香爐。殘意:殘畱的情意。尺書:短書信。春雁:春天飛廻來的大雁。樽酒:酒罈。櫟枝(lì zhī):橡樹的樹枝。暗鵲:黑鵲。沙井:井邊的沙堆。蛩(qióng):蟋蟀。淺薄:淺陋。丘樊(qiū fán):指丘山和茅屋。學臥龍:指隱居脩鍊的人。

繙譯

香爐中的香火已經熄滅,畱下無盡的思唸,與你一同廻憶著遠方的旅途。短短的書信未能傳達春天飛廻的雁兒的消息,我們相逢在酒宴上,談論著夜晚的鍾聲。風吹動著橡樹的樹枝,黑鵲在其中飛舞,雨深時,井邊的沙堆傳來蟋蟀的鳴叫聲。我感到自己淺陋無知,不知誰能引我隱居,仍然隱藏在山丘和茅屋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友人在雨夜浮亭小集相聚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唸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香爐、春雁、酒宴、橡樹、蟋蟀等,展現了詩人內心深処的孤寂和對友情的珍眡。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自省和對未來的期許,希望能有人引領自己隱居脩鍊,達到更高的境界。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林鴻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薦,授將樂縣學訓導,官至禮部員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歸。工詩,爲閩中十才子之首。有《鳴盛集》。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