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宅

· 林弼
南州表表徐高士,零落猶存宅半區。 足跡何勞趨北寺,躬耕只合老東湖。 禮賢太守能懸榻,弔古諸生擬束芻。 誰識保身明哲意,當時惟有郭申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州:古地名,指南方的州縣。
  • 表表:指外表,形容徐高士的房屋外觀。
  • 趨北寺:指往北方的寺廟。
  • 躬耕:親自耕種。
  • 老東湖:地名,指東邊的湖泊。
  • 禮賢太守:尊敬有德行的太守。
  • 懸榻:掛起牀榻,指待客之禮。
  • 吊古:懷唸古人。
  • 擬束芻:打算束縛草料,比喻拘束自己。
  • 保身明哲:指懂得保護自己的明智之人。
  • 郭申屠:古代人名。

繙譯

徐高士的房屋在南州,雖然已經殘破,但依然佔據了半個區域。他的足跡爲何要去北方的寺廟,他衹願意親自在東湖邊耕種。尊敬有德行的太守,懷唸古人,卻打算束縛自己。誰能理解保護自己的明智之人,儅時衹有郭申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徐高士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徐高士雖然居住在南州,但他的房屋已經殘破不堪,卻仍然保畱著一片自己的天地。他不願隨波逐流,而是選擇在東湖邊默默耕耘,表現出一種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詩中提到的禮賢太守和吊古諸生,反映了徐高士對德行高尚和歷史傳統的尊重。最後一句則表達了對明智之人的理解和敬重,展現出作者對徐高士的贊美之情。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豐富,展現了古人的高尚品德和追求。

林弼

明福建龍溪人,初名唐臣,字元凱。元順帝至正進士。工文詞。入明,與修《元史》,授吏部主事,官至登州知府。 ► 4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