輦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

· 張昱
十宇寺神呼韓王,身騎白馬衣戎裝。 手彈箜篌仰天日,空中來儀百鳳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輦下曲:指在皇帝車駕之下所唱的歌曲,多用於宮廷宴樂。
  • 十宇寺:古代寺廟名,具體位置不詳。
  • 呼韓王:指古代北方民族的君主,這裏可能指匈奴的君主。
  • 箜篌:古代一種彈撥樂器,形狀似瑟,有二十五絃。
  • 來儀:指鳳凰飛來,古代認爲鳳凰是吉祥的象徵。
  • 百鳳凰:指許多鳳凰,象徵吉祥和繁榮。

翻譯

在十宇寺中,神明呼喚着韓王,他身騎白馬,穿着戎裝。 他手持箜篌,仰望天空中的太陽,天空中飛來了許多鳳凰,它們在空中翩翩起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神話般的場景,通過呼韓王的形象和箜篌的演奏,展現了古代宮廷的神祕和莊嚴。詩中「空中來儀百鳳凰」一句,以鳳凰的出現象徵吉祥和繁榮,增添了詩的神祕色彩和美好寓意。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宮廷詩歌的特色。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