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逢口

兒寒解衣重撫摩,兒飢推食孰忍訶。 長成與國遠負戈,一去不返當如何。 去時雲戍東北鄙,直出榆關度遼水。 白頭郎罷與影俱,豈憚山川千萬裏。 天教此地適相逢,父曰從天墜吾子。 笑疲樂極俱殞身,誰謂情鍾遽如此。 官家開邊方未已,同生又別寧同死。 山雲漠漠風颼颼,山頭雙冢知幾秋。 當時不忍一朝喜,今日翻飛千載愁。 猶勝貞女化爲石,終古孤身雙不得。 清江寒影日悠悠,行人一去無消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推食:讓出食物。
  • 孰忍訶:怎能忍心責備。
  • 負戈:扛着兵器,指從軍。
  • 郎罷:父親。
  • 情鍾:情感深厚。
  • 翻飛:比喻心情的波動。
  • 貞女化爲石:指傳說中的貞女化石故事,比喻忠貞不渝。
  • 悠悠:長久,遙遠。

翻譯

孩子寒冷時,我解下衣服溫暖他,孩子飢餓時,我讓出食物,怎能忍心責備他。孩子長大後爲國家遠赴戰場,一旦離去不再回來,我該怎麼辦?他離開時駐守在東北邊疆,直奔榆關,渡過遼水。我這白髮蒼蒼的父親,與他的影子同行,豈會畏懼山川的千萬裏。上天安排我們在此地重逢,父親說:「我的兒子從天而降。」我們笑着,快樂到了極點,卻雙雙倒下身亡,誰能想到我們的情感深厚至此。官家還在繼續開疆拓土,我們兄弟又怎能同生不同死呢?山間的雲霧漠漠,風聲颼颼,山頭的雙墳已經歷了幾度春秋。當時不忍一時的喜悅,如今卻翻飛着千載的憂愁。這還比不上貞女化爲石頭,終身孤獨,無法得到伴侶。清江上的寒影日復一日地悠悠流淌,行人一去便再無消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父親對遠征兒子的深切關懷與無盡憂慮。通過「解衣」、「推食」等細節,展現了父愛的偉大與無私。詩中「天教此地適相逢」一句,雖帶來短暫的喜悅,卻轉瞬即逝,父子雙雙殞命,情感的悲劇性達到高潮。結尾以「貞女化爲石」作比,突出了父親對兒子一去不返的深切憂慮和無盡思念,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淒涼,表達了戰爭給家庭帶來的巨大痛苦和無奈。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