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四堤楊柳接鬆筠。香破水芝新。羅襪不生塵。笑畫裏、凌波未真。 紅雲縹緲,清風蕭颯,半醉岸鳥巾。不是葛天民。也做得、江湖散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常引:詞牌名。
  • 鬆筠(sōng yún):松樹和竹子,常用來比喻堅貞的節操。
  • 水芝:荷花的別稱。
  • 羅襪:絲織的襪子,這裏指女子的腳。
  • 凌波:形容女子步履輕盈,如在水上行走。
  • 紅雲縹緲:形容雲彩色彩豔麗,飄渺不定。
  • 蕭颯:形容風聲。
  • 岸鳥巾:指隱士的帽子。
  • 葛天民:傳說中的上古帝王,這裏指隱士。
  • 江湖散人:指遊離於官場之外,自由自在的人。

翻譯

四面的堤岸上,楊柳與松竹相接,新開的荷花香氣撲鼻。女子的腳步輕盈,不染塵埃,彷彿畫中凌波仙子,卻非真實。 天空中,紅雲飄渺,清風中帶着蕭颯之聲,我半醉地戴着隱士的帽子。即使不是真正的隱士,也足以做個自在的江湖散人。

賞析

這首作品以清新脫俗的筆觸,描繪了一幅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畫面。通過「四堤楊柳接鬆筠」和「香破水芝新」等句,展現了自然的生機與美麗。後文通過「羅襪不生塵」和「凌波未真」等細膩描寫,勾勒出一幅超脫塵世的女子形象。結尾的「不是葛天民,也做得、江湖散人」則表達了作者嚮往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態度。整首詞意境深遠,語言優美,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與嚮往。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