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使僧

· 張昱
釋子承天語,儒臣撰寺碑。 萬間靈谷見,一切布金爲。 寶界山河大,璇題雨露垂。 丹青人所仰,壯麗古無之。 鈔幣勤中賜,恩榮拜曲施。 文章尊典誥,億兆頌皇基。 鶱舉鸞回筆,光華鳳吐辭。 繡幢天上遣,金錫日邊移。 赫赫瞻行邁,遙遙賦載馳。 在公無候謁,於禮有嫌疑。 道路承傾蓋,言辭見誦詩。 斯須如久要,造次亦委蛇。 宗廟觀罍洗,雲霄式羽儀。 乃知修白業,動輒守清規。 空谷行春律,餘生共聖時。 頂祈摩佛手,目願睹堯眉。 慶贊諸天會,觀光夙世期。 叩頭雲陛遠,舞袖草堂卑。 枝繞貪生鵲,池支服氣龜。 暌違難折柳,向仰只傾葵。 覆命蒼龍闕,覃恩白玉墀。 握蘭前席對,侍草近臣知。 仙樂停宮扇,天花散殿帷。 一人膺大慶,萬宇受繁禧。 立雪時將至,拈花事未遲。 有緣皆弟子,無念不慈悲。 軟語敷甘露,清齋卻紫芝。 頻煩尊者問,慚愧老夫衰。 在德寧忘報,惟心不可欺。 朝宗江漢水,日夜注懷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釋子:僧人。
  • 承天語:接受天子的命令。
  • 儒臣:儒家學者或官員。
  • 撰寺碑:撰寫寺廟的碑文。
  • 萬間靈谷:指寺廟的衆多建築。
  • 一切布金爲:所有地方都用金裝飾。
  • 寶界山河大:形容寺廟的宏偉和山河的壯麗。
  • 璇題雨露垂:指寺廟的匾額上垂掛着雨露,象徵着恩澤。
  • 丹青人所仰:指寺廟的壁畫令人敬仰。
  • 壯麗古無之:形容寺廟的壯麗是古代所沒有的。
  • 鈔幣勤中賜:頻繁地賜予貨幣。
  • 恩榮拜曲施:受到恩寵和榮譽,行禮表示感謝。
  • 文章尊典誥:文章重視經典和詔令。
  • 億兆頌皇基:億萬人民歌頌皇帝的基業。
  • 鶱舉鸞回筆:形容書寫動作優雅,如同鸞鳳迴旋。
  • 光華鳳吐辭:言辭華麗,如同鳳凰吐出的話語。
  • 繡幢天上遣:繡有圖案的旗幟從天而降。
  • 金錫日邊移:金色的錫杖在日邊移動。
  • 赫赫瞻行邁:顯赫地行走。
  • 遙遙賦載馳:遙遠地賦詩馳騁。
  • 在公無候謁:在公共場合無需等候拜見。
  • 於禮有嫌疑:在禮儀上可能引起猜疑。
  • 道路承傾蓋:在路上接受遮陽傘。
  • 言辭見誦詩:言辭中可見誦讀的詩句。
  • 斯須如久要:片刻間如同長久的要求。
  • 造次亦委蛇:即使匆忙也曲折應對。
  • 宗廟觀罍洗:在宗廟觀看祭祀用的器皿清洗。
  • 雲霄式羽儀:在雲霄之上展示儀仗。
  • 乃知修白業:才知道修行清淨的業。
  • 動輒守清規:行動總是遵守清淨的規則。
  • 空谷行春律:在空谷中行走春天的旋律。
  • 餘生共聖時:餘生與聖明的時代共存。
  • 頂祈摩佛手:頂禮祈求佛的撫摸。
  • 目願睹堯眉:目睹堯帝的眉毛,意指希望見到聖明的君主。
  • 慶贊諸天會:慶祝並讚美諸天的聚會。
  • 觀光夙世期:觀光前世的期待。
  • 叩頭雲陛遠:叩頭於遙遠的雲階。
  • 舞袖草堂卑:在簡陋的草堂中揮舞衣袖。
  • 枝繞貪生鵲:樹枝上環繞着貪生的喜鵲。
  • 池支服氣龜:池塘邊支撐着呼吸的烏龜。
  • 暌違難折柳:分別時難以折柳送別。
  • 向仰只傾葵:仰望只傾心於向日葵。
  • 覆命蒼龍闕:回覆使命於蒼龍闕。
  • 覃恩白玉墀:廣泛施恩於白玉臺階。
  • 握蘭前席對:手持蘭花在前席對答。
  • 侍草近臣知:侍奉草書,近臣知曉。
  • 仙樂停宮扇:仙樂停止,宮扇靜止。
  • 天花散殿帷:天花散落在殿堂的帷幔上。
  • 一人膺大慶:一人承擔重大的慶典。
  • 萬宇受繁禧:萬方世界受到繁多的福祉。
  • 立雪時將至:立雪的時候即將到來。
  • 拈花事未遲:拈花的事情還不晚。
  • 有緣皆弟子:有緣的都是弟子。
  • 無念不慈悲:沒有念頭不是出於慈悲。
  • 軟語敷甘露:柔和的話語如同甘露。
  • 清齋卻紫芝:清淨的齋戒卻拒絕了紫芝。
  • 頻煩尊者問:頻繁地煩擾尊者詢問。
  • 慚愧老夫衰:感到慚愧,老夫已衰。
  • 在德寧忘報:在德行上怎能忘記報答。
  • 惟心不可欺:只有心不可欺騙。
  • 朝宗江漢水:朝拜宗廟,江漢的水。
  • 日夜注懷思:日夜注入懷思。

翻譯

僧人接受了天子的命令,儒臣撰寫了寺廟的碑文。寺廟的衆多建築都用金裝飾,宏偉的山河和壯麗的寺廟是古代所沒有的。頻繁地賜予貨幣,受到恩寵和榮譽,行禮表示感謝。文章重視經典和詔令,億萬人民歌頌皇帝的基業。書寫動作優雅,言辭華麗,繡有圖案的旗幟從天而降,金色的錫杖在日邊移動。顯赫地行走,遙遠地賦詩馳騁。在公共場合無需等候拜見,在禮儀上可能引起猜疑。在路上接受遮陽傘,言辭中可見誦讀的詩句。片刻間如同長久的要求,即使匆忙也曲折應對。在宗廟觀看祭祀用的器皿清洗,在雲霄之上展示儀仗。才知道修行清淨的業,行動總是遵守清淨的規則。在空谷中行走春天的旋律,餘生與聖明的時代共存。頂禮祈求佛的撫摸,目睹堯帝的眉毛,意指希望見到聖明的君主。慶祝並讚美諸天的聚會,觀光前世的期待。叩頭於遙遠的雲階,在簡陋的草堂中揮舞衣袖。樹枝上環繞着貪生的喜鵲,池塘邊支撐着呼吸的烏龜。分別時難以折柳送別,仰望只傾心於向日葵。回覆使命於蒼龍闕,廣泛施恩於白玉臺階。手持蘭花在前席對答,侍奉草書,近臣知曉。仙樂停止,宮扇靜止,天花散落在殿堂的帷幔上。一人承擔重大的慶典,萬方世界受到繁多的福祉。立雪的時候即將到來,拈花的事情還不晚。有緣的都是弟子,沒有念頭不是出於慈悲。柔和的話語如同甘露,清淨的齋戒卻拒絕了紫芝。頻繁地煩擾尊者詢問,感到慚愧,老夫已衰。在德行上怎能忘記報答,只有心不可欺騙。朝拜宗廟,江漢的水,日夜注入懷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僧人接受天子命令,儒臣撰寫寺廟碑文的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華麗的辭藻展現了寺廟的壯麗和天子的恩寵。詩中「萬間靈谷見,一切布金爲」等句,生動描繪了寺廟的輝煌景象,而「恩榮拜曲施」、「億兆頌皇基」則表達了人們對天子的崇敬和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文人對宗教和皇權的尊崇。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