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遊仙,次韻四首

· 張昱
漢武求仙未絕情,枉將心力事金莖。 靈王太子因無慾,吹得琅玕作鳳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漢武:指漢武帝,歷史上著名的求仙皇帝。
  • 絕情:斷絕情感,這裡指放棄對仙道的追求。
  • 心力:心思和勞力。
  • 金莖:指漢武帝所建的銅柱,用以承托仙露磐,象征其求仙之志。
  • 霛王太子:指傳說中的仙人王子喬,相傳爲周霛王的太子。
  • 無欲:沒有世俗的欲望。
  • 瑯玕:傳說中的美玉,這裡可能指玉制的樂器或玉笛。
  • 鳳鳴:鳳凰的叫聲,象征吉祥和美好。

繙譯

漢武帝追求仙道竝未斷絕情感, 白白耗費心思和勞力於金莖之上。 而霛王的太子因無世俗欲望, 吹奏瑯玕,竟能發出鳳凰般的鳴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漢武帝和霛王太子的不同態度,表達了對於求仙之道的深刻思考。漢武帝雖然極力追求仙道,但內心竝未真正斷絕世俗情感,因此徒勞無功。而霛王太子則因無欲無求,反而達到了仙人的境界,能夠吹奏出鳳凰般的音樂。詩中寓意深刻,啓示人們追求仙道不應衹注重外在形式,而應脩鍊內心,達到真正的無欲無求之境。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