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小像

· 張昱
承製摛毫玉殿頭,清平樂府擅風流。 名花傾國能相妒,得寵翻遺失寵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承製:按照規定或命令行事。
  • 摛毫:揮毫,指寫作。
  • 玉殿:宮殿的美稱,這裏指朝廷。
  • 清平樂府:指李白所作的《清平調》三首,是他在長安宮廷中爲楊貴妃所作的詩。
  • :擅長,精通。
  • 風流:這裏指文學才華出衆,有藝術魅力。
  • 名花:指楊貴妃,比喻其美貌如花。
  • 傾國:形容女子美貌足以傾覆國家,這裏指楊貴妃。
  • 得寵:受到寵愛。
  • 翻遺:反而留下。
  • 失寵憂:失去寵愛的憂慮。

翻譯

在朝廷中按照規定揮毫寫作,李白的《清平調》以其獨特的文學才華和藝術魅力著稱。美貌如花的楊貴妃和她的傾國之姿,卻因爲嫉妒而產生了矛盾。得到寵愛的人,反而留下了失去寵愛的憂慮。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李白在朝廷中的文學創作和楊貴妃的美貌,展現了李白與楊貴妃之間的複雜關係。詩中「承製摛毫玉殿頭」一句,既表現了李白的文學才華,又暗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而「名花傾國能相妒」則巧妙地揭示了楊貴妃的美貌和嫉妒心理。最後一句「得寵翻遺失寵憂」更是深刻地反映了宮廷中寵愛的無常和人們內心的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元代詩人張昱對李白和楊貴妃形象的獨特理解和藝術再現。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