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皋隱居,爲範思賢賦

· 張昱
海水桑田幾變遷,桃花依舊郡城邊。 蔬園百畝充官稅,藥價一生供酒錢。 詩句興來題綵筆,道心悟後付朱弦。 院曹誰信同僚後,談笑交遊十五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臯:地名,指東邊的山坡或高地。
  • 範思賢:人名,詩中的隱居者。
  • 郡城:古代行政區劃的名稱,這裡指城市。
  • 蔬園:種植蔬菜的園地。
  • 葯價:指葯材的價值。
  • 綵筆:五彩的筆,這裡指用來寫詩的筆。
  • 道心:指對道的理解和領悟。
  • 硃弦:紅色的琴弦,這裡指音樂。
  • 院曹:指官府中的同僚。
  • 談笑交遊:指輕松愉快的交往和交流。

繙譯

海水桑田經歷了多少變遷,桃花依舊盛開在郡城邊。 百畝蔬園用來繳納官稅,葯材的價值一生用來換取酒錢。 詩句霛感來時用五彩筆書寫,對道的領悟通過音樂傳達。 官府中的同僚誰相信,我與範思賢談笑交往已有十五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範思賢隱居生活的甯靜與自足,通過“海水桑田”與“桃花依舊”的對比,表達了時間的流轉與自然的恒常。詩中“蔬園百畝充官稅,葯價一生供酒錢”展示了隱居者簡樸而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後兩句則躰現了詩人與隱居者深厚的友情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通過“綵筆”與“硃弦”的藝術表達,傳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道的深刻理解。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