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後山觀湖漲時陰雨忽霽

陰磴盤盤上,枯藤得得來。 長楊半腰水,老桂一身苔。 秋氣蛩先覺,風聲鶴欲回。 山雲自行雨,休爲老夫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陰磴(yīn dèng):陰暗的石階。
  • 盤盤:曲折迴旋的樣子。
  • 得得:特地,特意。
  • 長楊:高大的楊樹。
  • 半腰水:指楊樹的下半部分被水淹沒。
  • 老桂:古老的桂樹。
  • 一身苔:滿身長滿了苔蘚。
  • 秋氣:秋天的氣息。
  • (qióng):蟋蟀。
  • 風聲鶴欲回:風聲中彷彿有鶴鳴,預示着天氣即將轉晴。
  • 山雲自行雨:山間的雲自己化作雨水。
  • 休爲老夫開:不要爲了我這個老人而放晴。

翻譯

我沿着曲折迴旋的陰暗石階一步步攀登,枯藤似乎特意來迎接我。高大的楊樹半身被水淹沒,古老的桂樹滿身長滿了苔蘚。秋天的氣息中,蟋蟀最先感知到,風聲中彷彿有鶴鳴,預示着天氣即將轉晴。山間的雲自己化作雨水,不要爲了我這個老人而放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登山的所見所感,通過「陰磴」、「枯藤」、「長楊」、「老桂」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略帶蕭瑟的秋日山景。詩中「秋氣蛩先覺,風聲鶴欲回」一句,巧妙地運用了動物對自然變化的敏感,預示着天氣的變化,增添了詩意。結尾「山雲自行雨,休爲老夫開」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規律的尊重,不願因個人意願而改變自然的美好狀態,體現了作者豁達的心境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