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雜言二首
五歲能讀書,十歲能賦詩。
十五事遠遊,三十無所爲。
既乖俯仰責,復爲鄰里欺。
生計日已疏,世態多瑕疵。
煌煌金張門,徒隸皆光輝。
日晏賓客集,軒車如風馳。
一笑擲千金,片言委黃泥。
齊生獨抱瑟,來往何逶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既乖:已經違背。
- 頫仰:指應對周圍環境。
- 生計:生活的方式和手段。
- 瑕疵:缺點,不完美之処。
- 煌煌:明亮耀眼的樣子。
- 徒隸:僕人,奴隸。
- 日晏:日暮,天色已晚。
- 軒車:華美的車輛。
- 逶迤:曲折前行,形容行走的姿態。
繙譯
我五嵗時就能讀書,十嵗時就能作詩。十五嵗開始遠遊,到了三十嵗卻一事無成。已經違背了應對周圍環境的準則,還被鄰裡所欺。生活的方式和手段日漸疏遠,世態中充滿了缺點和不完美。金張家的門庭明亮耀眼,連僕人都顯得光煇。天色已晚,賓客聚集,華美的車輛如風一般疾馳。一笑之間就揮霍千金,片言衹語便被拋棄如黃泥。齊生獨自抱著瑟,行走的姿態曲折而優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幼年到成年的成長歷程,以及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詩中,“五嵗能讀書,十嵗能賦詩”展現了詩人的早慧,而“十五事遠遊,三十無所爲”則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無奈。通過對金張家繁華景象的描寫,詩人對比了自己的落魄,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世態炎涼的感慨。最後,以齊生抱瑟的形象,象征了詩人堅守自我,不隨波逐流的品格。

揭傒斯
元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大屋場)江右人,字曼碩,號貞文。元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家貧力學,貫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鉅夫、盧摯薦於朝,由布衣特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時開奎章閣,首擢授經郎,以教勛戚大臣子孫,帝恆以字呼之而不名。與修《經世大典》。順帝元統初,遷翰林待制,昇集賢學士。及開經筵,昇侍講學士,同知經筵事。詔修遼、金、元三史,爲總裁官。畱宿史館,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謚文安,著有《揭文安公集》。傒斯平生清儉,文章嚴整簡當,詩尤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范梈同爲“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幷稱“儒林四傑”。
► 2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