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域木唐卿旌表孝義卷

橋梓天殊棣有華,良心初不間幽遐。 何年四海無旌表,盡化忠臣孝子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橋梓:比喻父子關係。橋指父,梓指子。
  • 天殊:天然的不同,指父子之間的差異。
  • 棣有華:棣棠花盛開,比喻兄弟之間的美好關係。
  • 良心:本心,指人的善良本性。
  • 間幽遐:間隔深遠,指良心不分遠近。
  • 四海:指全中國。
  • 旌表:表彰,表揚。
  • 忠臣孝子:忠誠的臣子和孝順的兒子,是古代儒家推崇的道德典範。

翻譯

父子之間天然有別,但兄弟間卻如盛開的棣棠花般美好。人的善良本性不分遠近。 何時全中國不再需要旌表,因爲每個家庭都自然而然地成爲了忠臣孝子的典範。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父子與兄弟的關係,強調了人的善良本性是普遍存在的,不受地域限制。詩中「橋梓天殊棣有華」一句,既描繪了父子間的天然差異,又讚美了兄弟間的和諧美好。後兩句則表達了對一個理想社會的嚮往,即不再需要外在的表彰來鼓勵忠孝,因爲這些美德已成爲每個家庭的自然狀態。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對社會和諧的渴望。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