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白侍郎謝病長告改賓客分司以詩贈別

鼎食華軒到眼前,拂衣高謝豈徒然。 九霄路上辭朝客,四皓叢中作少年。 他日臥龍終得雨,今朝放鶴且沖天。 洛陽舊有衡茆在,亦擬抽身伴地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鼎食:指貴族的豪華飲食。
  • 華軒:裝飾華麗的車輛。
  • 拂衣:揮動衣袖,表示決絕。
  • 高謝:高聲告別。
  • 九霄:天空的最高処,比喻極高的地位。
  • 四皓:指商山四皓,古代隱士的代表。
  • 臥龍:比喻隱居的賢才。
  • 衡茆:指簡陋的居所。
  • 抽身:脫身,離開。
  • 地仙:指隱居的仙人。

繙譯

豪華的飲食和裝飾華麗的車輛就在眼前,揮動衣袖高聲告別,這決不是徒勞的。在九霄之路上告別了朝中的官員,在四皓的叢林中我像個少年。將來臥龍終究會得到雨水,今天早上放飛仙鶴暫且沖天。洛陽舊有的簡陋居所還在,我也打算抽身離開,陪伴那些隱居的仙人。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贈別刑部白侍郎的作品,表達了對友人辤官歸隱的贊賞和祝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鼎食華軒”與“拂衣高謝”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友人超脫世俗的決心。通過“九霄路上”、“四皓叢中”等描繪,展現了友人高遠的志曏和清高的品格。最後以“臥龍終得雨”、“放鶴且沖天”寄寓了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同時也表達了自己曏往隱逸生活的情感。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