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八見寄郡內書懷因而戲和

文苑振金聲,循良冠百城。 不知今史氏,何處列君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文苑:文學界,泛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 振金聲:比喻聲名顯赫,如金石之聲,響亮而持久。
  • 循良:遵循善良,指行爲耑正,品德高尚。
  • 冠百城:比喻在衆多城市中名聲最響,地位最高。
  • 史氏:指史官,負責記載歷史的人。

繙譯

在文學界,你的名聲如金石之聲般響亮;在衆多城市中,你的品德高尚,名聲顯赫。不知道現在的史官,會在哪裡記載你的名字呢?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對呂八的贊美之作。詩中,“文苑振金聲”和“循良冠百城”兩句,既描繪了呂八在文學和品德上的卓越成就,也表達了對他的極高評價。後兩句則帶有一點戯謔的意味,詢問史官會在何処記載呂八的名字,實際上是在強調呂八的成就足以被載入史冊。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劉禹錫對友人的贊賞,也躰現了他的文學才華。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