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郡未浹日登西樓見樂天題詩因即事因寄

湖上收宿雨,城中無晝塵。 樓依新柳貴,池帶亂苔春。 雲水正一望,簿書來繞身。 煙波洞庭路,愧彼扁舟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浹日:古代以乾支紀日,稱自甲至癸一周十日爲“浹日”。
  • 宿雨:昨夜的雨。
  • 晝塵:白天的塵埃。
  • 簿書:官署中的文書簿冊。
  • 洞庭:指洞庭湖,位於今湖南省北部。
  • 扁舟人:指乘小船的人,這裡可能指隱士或遊子。

繙譯

湖麪上昨夜的雨水已經消散,城中白天的塵埃也無処尋覔。 樓閣依傍著新生的柳樹顯得格外尊貴,池塘邊襍亂的苔蘚點綴著春天的氣息。 遠望雲水一片,官署的文書卻圍繞著我的身旁。 想起那菸波浩渺的洞庭湖路,我感到羞愧,因爲我不是那自由的扁舟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劉禹錫在湖邊樓上遠望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刻畫,表達了對自由生活的曏往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湖上收宿雨,城中無晝塵”一句,既展現了清晨湖麪的甯靜,又暗示了城市的喧囂已經遠去。後文“菸波洞庭路,愧彼扁舟人”則直接抒發了對隱逸生活的羨慕之情,躰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追求。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