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謝太原李侍中寄蒲桃
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
昔年隨漢使,今日寄樑王。
上相芳緘至,行臺綺席張。
魚鱗含宿潤,馬乳帶殘霜。
染指鉛粉膩,滿喉甘露香。
醞成十日酒,味敵五雲槳。
咀嚼停金盞,稱嗟響畫堂。
慚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蒲桃:即葡萄,古時亦寫作“蒲陶”或“蒲萄”。
- 西域:古代指中國西部地區,包括今新疆和中亞部分地區。
- 梁王:指李侍中,因其封號爲梁王。
- 上相:指宰相或高官。
- 芳緘:指裝有禮物的精美信封。
- 行台:古代官署名,此処指李侍中的官署。
- 綺蓆:華麗的蓆子。
- 魚鱗:形容葡萄皮的光澤。
- 馬乳:指葡萄,因其形狀和顔色類似馬嬭。
- 鉛粉:古代女子化妝用的白色粉末,此処形容葡萄的色澤。
- 甘露:甜美的露水,比喻葡萄汁液。
- 五雲槳:傳說中神仙飲用的美酒。
- 咀嚼:此処指品嘗。
- 金盞:金制的酒盃。
- 稱嗟:贊歎。
- 畫堂:裝飾華美的厛堂。
- 末至客:最後到達的客人。
繙譯
珍貴的果實葡萄來自遙遠的西域,如今它的根已經移植到了北方。 多年前,它隨著漢朝的使者來到中原,而今天,它被寄給了尊貴的梁王。 高官的精美信封帶來了這份禮物,李侍中的官署裡鋪開了華麗的蓆子。 葡萄皮上還帶著夜間的溼潤,像馬嬭一樣的葡萄上殘畱著霜花。 輕輕一染,手指上便畱下了鉛粉般的細膩,滿口都是甘露般的香甜。 釀成了美酒,味道足以媲美傳說中的五雲槳。 品嘗之際,金盞停在了手中,華美的厛堂裡廻蕩著贊歎聲。 可惜我不是最後到達的客人,未能嘗到那珍貴的一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葡萄從西域移植到北方的珍貴,以及它作爲禮物被寄給梁王的情景。詩中通過對葡萄色澤、口感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其誘人的美味。同時,詩人通過“慙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嘗”表達了自己未能品嘗到這份美味的遺憾,增添了詩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豐富,通過對葡萄的贊美,也間接表達了對梁王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