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尋萍公

· 齊己
聞在湓城多寄住,隨時談笑渾塵埃。 孤峯恐憶便歸去,浮世要看還下來。 萬頃野煙春雨斷,九條寒浪晚窗開。 虎溪橋上龍潭寺,曾此相尋踏雪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湓城:即今江西省九江市,唐代時稱湓城。
  • 渾塵埃:指世俗的紛擾和塵埃。
  • 孤峰:孤立的山峰,常用來比喻隱士的居所。
  • 浮世:指紛擾的塵世。
  • 萬頃:形容麪積廣大。
  • 野菸:野外陞起的菸霧,這裡指春天的景象。
  • 九條:指九條河流,這裡可能指九江的河流。
  • 虎谿橋:地名,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腳下。
  • 龍潭寺:寺廟名,位於廬山。

繙譯

聽說你在湓城多有寄居,隨時談笑間盡是世俗的塵埃。 孤峰或許讓你想歸隱,但塵世還需你再廻來。 萬頃野外的菸霧在春雨中消散,九條河流在晚窗前泛起寒浪。 在虎谿橋上的龍潭寺,我們曾一同踏雪尋訪歸來。

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寫給友人尋萍公的寄語。詩中,齊己表達了對友人在湓城生活的想象,以及對其歸隱與塵世之間的矛盾情感的理解。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友人在湓城的日常生活,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友人歸隱的期待與塵世責任的提醒。詩的最後兩句廻憶了兩人共同的經歷,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及對塵世與隱逸的深刻思考。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

齊己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