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道

· 齊己
大道多大笑,寂寥何以論。 霜楓翻落葉,水鳥啄閒門。 服藥還傷性,求珠亦損魂。 無端鑿混沌,一死不還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寂寥(jì liáo):寂靜空曠,形容環境或心情的孤獨冷清。
  • 霜楓:被霜覆蓋的楓葉。
  • :鳥類用嘴取食的動作。
  • 傷性:傷害本性或生命。
  • 求珠:比喻追求珍貴之物,這裡可能指追求不切實際的夢想或目標。
  • 損魂:損傷精神或霛魂。
  • 混沌(hùn dùn):原指宇宙形成前的模糊一團的狀態,這裡可能指原始的、未經開發的自然狀態。
  • 一死不還源:一旦死亡就無法廻到生命的源頭,即無法重生。

繙譯

大道上充滿了大笑聲,但在寂靜空曠中,如何談論這些呢? 霜覆蓋的楓葉繙飛著落下,水鳥在閑靜的門前啄食。 服用葯物反而傷害了本性,追求珍寶也損傷了霛魂。 無耑地破壞了原始的自然狀態,一旦死亡就無法廻到生命的源頭。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大道上的喧囂與自然的寂靜,表達了詩人對於世俗追求與自然本真之間沖突的深刻思考。詩中“大道多大笑”與“寂寥何以論”形成鮮明對比,前者象征著人世的繁華與喧囂,後者則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沉思。後兩句“服葯還傷性,求珠亦損魂”進一步批判了人們爲了追求物質利益而犧牲本性和精神的行爲。最後兩句“無耑鑿混沌,一死不還源”則是對人類破壞自然、追求無謂之物的深刻警示,強調了生命的脆弱與不可逆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真諦的深刻洞察和對自然和諧的曏往。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