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懷

羲和走馭趁年光,不許人間日月長。 遂使四時都似電,爭教兩鬢不成霜。 榮銷枯去無非命,壯盡衰來亦是常。 已共身心要約定,窮通生死不驚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羲和:古代神話中駕馭日車的神。
  • 走馭:駕馭,這裡指駕馭日車。
  • :利用,追逐。
  • 年光:指時光,嵗月。
  • 四時:四季。
  • 爭教:怎能讓。
  • 兩鬢:兩邊臉頰上的頭發。
  • 成霜:指變白。
  • 榮銷枯去:指榮華消逝,枯萎凋零。
  • 無非命:不過是命運。
  • 壯盡衰來:壯年過去,衰老來臨。
  • 窮通:指命運的好壞。
  • 生死:生命的開始和結束。

繙譯

羲和駕馭著日車追逐著時光,不讓世間的日月長久。 於是四季都像閃電一樣迅速,怎能讓兩鬢不變白如霜。 榮華消逝,枯萎凋零,無非是命運的安排, 壯年過去,衰老來臨,這也是常理。 已經與身心約定,無論命運好壞,生死如何,都不驚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羲和駕馭日車的神話形象,表達了時間流逝的迅速和人生的無常。詩中“四時都似電”、“兩鬢不成霜”等句,生動描繪了時間的飛逝和人生的衰老。後兩句則展現了詩人對於命運的接受和超脫,無論榮枯、壯衰、窮通、生死,都已看淡,躰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