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樓南望八韻

不厭東南望,江樓對海門。 風濤生有信,天水合無痕。 鷁帶雲帆動,鷗和雪浪翻。 魚鹽聚爲市,煙火起成村。 日腳金波碎,峯頭鈿點繁。 送鞦韆裏雁,報暝一聲猿。 已豁煩襟悶,仍開病眼昏。 郡中登眺處,無勝此東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海門:指江河入海的地方。
  • (y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水鳥,常用於形容船隻。
  • 金波:指陽光照在水面上形成的波光。
  • 鈿點:形容山峯在陽光下的閃爍,如同鑲嵌的寶石。
  • 煩襟悶:心中的煩惱和鬱悶。
  • 東軒:東邊的窗戶或陽臺。

翻譯

我不厭其煩地向東望去,江邊的樓閣正對着大海的入口。 風和浪按照規律生起,天與水融爲一體,無跡可尋。 船隻帶着雲朵般的帆影移動,海鷗在雪白的浪花中翻飛。 魚和鹽在這裏聚集成市,炊煙裊裊升起,形成村落。 陽光下的金色波光碎裂,山峯在陽光下閃爍如寶石。 千里之外的雁羣送來了秋意,猿猴的叫聲預示着夜幕的降臨。 心中的煩惱和鬱悶已經消散,病眼中的昏暗也得到了緩解。 在這郡中登高望遠的地方,沒有比這東邊的陽臺更勝一籌的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站在江樓上向東遠望的景象,通過豐富的自然意象展現了江海的壯闊與美麗。詩中「風濤生有信,天水合無痕」表達了自然界的規律與和諧,而「鷁帶雲帆動,鷗和雪浪翻」則生動描繪了船隻和海鷗的動態美。後半部分通過「魚鹽聚爲市,煙火起成村」等句,展現了人類活動的繁榮景象。結尾處,詩人表達了自己在此景中的心靈慰藉,以及對這東軒美景的無比讚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和深刻理解。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