葺池上舊亭

池月夜淒涼,池風曉蕭颯。 欲入池上冬,先葺池上閤。 向暖窗戶開,迎寒簾幕合。 苔封舊瓦木,水照新朱蠟。 軟火深土爐,香醪小瓷榼。 中有獨宿翁,一燈對一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qì):修補,修葺。
  • (gé):小門,這裏指小亭子。
  • 苔封:苔蘚覆蓋。
  • 朱蠟:紅色的蠟燭。
  • (láo):濁酒,這裏指美酒。
  • (kē):古代盛酒的器具。

翻譯

夜晚,池塘上的月光顯得淒涼,清晨,池邊的風聲蕭瑟。 想要在冬天進入池塘邊的小亭,先要修葺那亭子。 面向溫暖的窗戶打開,迎接寒冷的簾幕合上。 苔蘚覆蓋了舊的瓦片和木頭,水面上映照着新點燃的紅色蠟燭。 在深深的土爐中,軟火慢慢燃燒,小瓷榼裏裝着香醇的美酒。 亭中有一個孤獨的老人,一盞燈照着一張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靜謐而略帶淒涼的夜晚場景,通過對比夜晚的淒涼與清晨的蕭瑟,以及舊亭的修葺與新燭的點燃,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孤獨生活的體驗。詩中的「苔封舊瓦木,水照新朱蠟」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既展現了歲月的痕跡,又透露出新生的希望。結尾的「中有獨宿翁,一燈對一榻」則深刻地刻畫了孤獨老人的形象,增強了詩歌的情感深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